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党群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理论学习

人民论坛:清明,重温绿叶与根的情感

作者:网 发布日期:2018-04-04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伴随着一树春景、细雨落花,清明节悄然而至。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清明节是一个出外远足、让心灵深呼吸的假期;对于商家来说,通过文化赋能,开拓更多满足人们期待的旅游产品,事关旅游业转型升级;而对于心系传统的人来说,清明二字又在心灵深处平添了几分思古怀今的幽微之情……如今的清明节,安放着不同群体的不同情感,共同塑造着新时代的文化景观。

中国人历来讲究慎终追远,清明节之于我们的意义,在于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保持对传统的敬畏与尊重,从而找到当代人的心灵原乡。在南京码头,首场长江集体公祭如期举行,滔滔江水寄托无尽哀思;在天津一隅,各界人士齐聚角膜捐献者纪念碑前,感受爱心与光明的能量;在淮安陵园,生态殡葬蔚然成风,松柏与鲜花相伴逝者安眠……全国各地形式各异的纪念活动表明,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点,用来标注奉献与感恩、逝去与铭记、过往与未来,给人们一个抚慰心灵的机会,一个静心思考的契机,在缅怀的过程中抚今追昔,追思生命的意义。

有人说,清明节是“根的节日”。如果说春节归乡是隆重而盛大的典礼,那么清明祭祖大多就是平静而深沉的仪式。有位台湾媒体人曾分享过一个故事,他的父亲在90多岁高龄时,偶然得知孙子不晓得从哪里来,便召集家庭三代人郑重其事地告诫:你们不能忘本啊!对根的向往和眷恋,促使每年清明无数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回祖国大陆寻根祭祖。对于中华儿女而言,无论来自何方、去向何处,在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里,蕴藏着血浓于水的故园之情;芳草萋萋的清明时节,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中国人追溯自己精神源头的寻根时刻?

“公辞六十载,今夕且当归。”今年清明节前夕,第五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故里。硝烟已逝,功勋永存。如果我们从集体认同的角度来进一步理解,清明的深沉内涵之所以能够沿袭不衰,正因为清明节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历史的缅怀、对家国的珍视。当下,极少数人抹黑恶搞历史的事时有发生,强调清明时节祭奠英烈,正是对正义的护卫。国家不能没有历史,民族不能没有记忆。从烈士纪念日到国家公祭日,从纪念抗战胜利到纪念长征胜利,对先烈的深情怀念与崇高敬意,让清明节多了一层家国意味,使之成为彪炳伟大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重要时刻。

每一个节日都有鲜明的特征,清明节的悠长意蕴让复杂的情感得以联通。人有志,家有谱,国有史。于己,清明是情感的一个出口;于家,清明是绿叶对根的一种眷恋;于国,清明是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由此可见,清明节早已超越一人一事的悲喜,被倾注了故人故土故国的深厚底蕴。既缅怀昨日,也憧憬明天;既留恋故乡,也遥望远方;既心念先祖,也不忘先烈;既祭奠逝者,也呵护新生……清明节让我们学会珍惜当下,不负无限春光。

“当你被生者遗忘,便是再一次死亡。”去年,一部以墨西哥亡灵节为题材的动画电影让很多人感动落泪,提醒人们勿忘往昔,这与中国的清明节意蕴有异曲同工之妙。清明时节,亲近自然、品味春天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慎终追远中护佑历史、希冀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04日 04 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