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手笔:中华民族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我国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经过长期历史演进,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国人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体现在多民族交织交融的历史文化中,体现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同心同德、守望相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需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需要明确我国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地方。团结统一符合国家最高利益,符合各族人民共同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我们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上世纪50年代,通过土地改革和人民政权建设,新中国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成功构建起新的国家认同,获得解放和土地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从内心热爱共产党和新中国。当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也必须坚持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看待各种社会矛盾,在国家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强调13亿多中国人民是一个整体,各族人民应始终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扬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伟大复兴提供最坚实的底气、最强大的动力。因此,应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撒入每个人心灵之中。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各族人民的生活与发展,着力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交往交流增多,会促进各民族交融,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这是历史趋势,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文明前进的必然结果。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不断加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一定能够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3日 07 版)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2024年上海市用户满意等级评价结果公示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首批“上海质量工匠创新工作室”启动建设的公告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经验的通知
- 【上海】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提名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进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现场管理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实施试点评价决定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