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党群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理论学习

新知新觉:提高智库研究质量和创新水平

作者:网 发布日期:2018-05-24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习近平同志指出:“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这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我国智库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解决“近忧”的成果多、政策论证解读多、提出技术性对策多,但解决“远虑”的成果少,提供战略方案少,经济社会预测预警、政策评估的成果少;碎片化成果多,系统化成果少;传统研究方法用得多,现代研究工具用得少;等等。应从深入调查研究、服务中心工作、培优人才队伍、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大力提高我国智库的研究质量和创新水平,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

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接地气”,成果才能“冒热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建议权。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肩负着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智库的研究人员绝不能满足于在办公室里做学问。只有狠抓一线调研,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社情民意,才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本领,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服务中心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研究重点,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研究成果。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技和企业、社会智库协调发展,加强不同类型智库的分工协作,通过科学整合智库资源,集中力量攻克重大难点课题。同时,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智库水平高低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质量上,而且表现在出成果的速度上。在接到事关工作大局的应急性研究任务时,应做到不推任务、不省程序、不降标准、不拖时间。

培优人才队伍。着眼于智库建设的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大力补齐人才短板。注重培养选拔数学、计量、信息、地理、大数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改变我国智库研究人员以文科专业为主的单一人才结构。树立科学的智库人才观,打破偏见,广开人才之路,不拘一格选拔创新型人才。鼓励研究人员创新研究方法,适应政策分析数字化、实证化、综合化的需要,运用现代研究工具提高研究水平。

健全激励机制。目前,一些智库存在做集体研究项目时积极性低、做个人研究项目时积极性高,在集体研究中一些研究人员只挂名不出力等不良倾向。解决这些不良倾向,需要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比如,对研究人员进行严格考核,通过扣减年度考核分数或取消评优评先资格等措施解决“不出工”问题;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实行优稿优酬、无稿无酬等措施解决“不出力”问题。对撰写的集体项目文稿实行严格的外审定级制度,根据不同等级给予不同激励。在成果上报或发表时,按实际贡献对研究人员的署名进行排序,无贡献者不得署名,杜绝出现“搭便车”或“只挂帅不出征”的情况,保护并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4日 07 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