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党群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理论学习

人民论坛:板凳甘坐十年冷

作者:网 发布日期:2018-08-14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既有仰望星空、紧跟时代的格局与胸襟,也有坐“冷板凳”的耐力与能力,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精气神。

播“种”未来的钟扬曾有言: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需要一些先锋者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样需要一些先锋者瞭望和前瞻,以利我们更好前行。

作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知识分子所从事的工作极具探索性、创造性,敢于弄潮涛头、踏浪而行,让“想做的事永远超过能做的事”,就能够在风云际会之时,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贡献。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呼唤知识分子“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以行动催生创新之花、收获创造之果。

无论哪一门学问,越是接近未知的“无人区”、创造的“高寒区”,越需要生命力的燃烧。有了这种满溢的热情,才能激发巨大的潜能、创造一流的业绩,进而形成强大的磁场,影响和带动他人共同拼搏。“要做就做最前沿的!”科研先锋马伟明正是凭着这样的觉悟,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上奋起直追、弯道超越,锻造出一件件制胜深蓝的国之重器。在改革创新的疆场上,每个岗位都不乏敢为事业拼命的杰出知识分子。他们的光热“是烈火,是火山,是太阳”,他们的行进“是奔湍,是弹丸,是惊雷”。多一些这样的先觉、先闯、先干,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能渐行渐近。

然而,“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成功需要锐意进取,也离不开沉潜积淀;创新需要滚烫的热血,也仰赖于冷静的头脑。高远的目标落实于细密的探索,深邃的思想植根于日常的观察。不管是科学攻关、调查研究,还是教书育人、著书立说,都遵从“欲速则不达”的原理。特别是在一些比拼速度的创新领域,如果一味追求“速成”,反倒可能“速朽”。所谓“人向静中忙”,越是等不起、越要坐得住,越是慢不得、越要沉住气。缺少坐“冷板凳”的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紧跟时代,未必是万众瞩目、出尽风头,更可能是埋首于桌边案头,躬身于田间地头,扎根于戈壁滩头。语言学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一概不问;小麦育种专家王辉40余年与土地为伴,为了看到麦子的“神”,在田野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原子弹的奥秘……正因为他们怀着“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志向,才能坐得住、坐得稳“冷板凳”,最终走通了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攀登上一座又一座高峰。事实证明,只要怀着“火热的耐心”、保持“深沉的豪情”,再大的浪头也能驭稳,再冷的板凳也能坐热。

紧跟时代,热情如火、疾行如风;坐“冷板凳”,清湛如水、不动如山。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锐意进取、沉潜蓄势,当代知识分子一定能把个人理想融入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14日 04 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