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纵横:以制度和技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那么,怎样才能使创新成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企业、组织、管理以及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创新。这些方面都很重要,但从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其对创新需求的紧迫性看,当前需要抓好的重中之重主要是两方面创新:一是生产及其技术的创新,二是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其中,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又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因为,制度和体制机制是人们参与经济事务、保证经济机体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的各种规程与准则的总和,是一个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模板与框架。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就会一事无成。
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升,首要原因是我们对原来的经济制度和体制机制进行了深刻变革,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从而使懒惰的人变得勤奋、勤奋的人变得更加勤奋。没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就不可能实现长达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任何试图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奇谈怪论,都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也是不利于经济主体开展创新活动的。其中的道理就是马克思早就指明了的: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影响甚至决定生产力发展。
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首先依赖于基础科学的发展、应用与创新,同时也依赖于具体生产技术本身的创新。国际经验特别是制造强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没有基础科学的发展、应用与创新,工业生产技术就难以提升和发展;但仅有基础科学的发展、应用与创新而没有整个制造业全过程的生产技术创新,特别是如果没有基础原材料生产技术创新,那么,最终产品直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是高质量的。为什么目前我国很多生产制造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相关制造业产品还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基础原材料还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或者说,大部分基础原材料制品的技术含量还无法满足制造业、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必须大力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应用与创新,而且必须着力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应用与创新,同时还必须把生产技术发展、应用与创新的着力点放在生产全过程的各个基础环节上。从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质量水平看,大力推动基础原材料生产与制造全过程的技术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基础原材料的生产制造质量水平,对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总之,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着力于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另一方面要着力于生产全过程特别是基础原材料生产制造全过程的技术创新。只有把这两方面创新都做好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才有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5日 07 版)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2024年上海市用户满意等级评价结果公示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首批“上海质量工匠创新工作室”启动建设的公告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经验的通知
- 【上海】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提名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进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现场管理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实施试点评价决定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