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党群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理论学习

从进博会读懂开放的历史大势

作者:网 发布日期:2018-11-07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当全球“黑天鹅”“灰犀牛”频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之际,黄浦江畔的这次盛会,展现了捍卫自由贸易的中国担当,是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无疑为当今世界增加了“不一般”的确定性和希望。

上海城西,一枚“四叶草”熠熠生辉,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火热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慷慨激昂的开幕式主旨演讲,以及中国推出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关税等扩大开放新举措,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阵阵回响。

“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掷地有声的金句,蕴含着沉甸甸的信息含量。此次进博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当全球“黑天鹅”“灰犀牛”频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之际,黄浦江畔的这次盛会,展现了捍卫自由贸易的中国担当,是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无疑为当今世界增加了“不一般”的确定性和希望。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虽然这一概念直到20世纪后期才被提出,但自500多年前航海家们扬帆远航、开辟新路之始,全球化进程就已开启。数百年来,各国优势互补、互通有无,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逐渐告别了一个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也正是得益于顺应大势,主动打开大门参与和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中国这40年来才发生了沧桑巨变,由那个世人眼里封闭、贫困的国度,成为如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距离进博会会址不远的浦东,40年前尚是阡陌纵横、芦苇摇曳的荒凉乡野,现在则是高楼林立的商贸中心。这再次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顺应大势,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回溯上下五千年,中国经历过开放包容涵养出的盛世气象,亦承受过闭关锁国招致的落后苦难。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铁律提醒世人,唯有开放融通、互利合作,方能打通血脉,否则便是气滞血瘀。犹记上世纪30年代,某些国家大幅提高关税、引发贸易大战,令全球经济大萧条雪上加霜。今时今日,若有谁仍在强调唯我优先、坚持筑高壁垒、选择与邻为壑,遇事不看自身问题一味指责他人转移矛盾的,不仅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与历史大势背道而行,更会最终阻绝自身的发展之路。

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这是中国一以贯之的义利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哲学,“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理想,强不凌弱、富不侮贫的民族文化……浸染于“和”的东方智慧里,中国始终践行的都是一条互利共赢之路。今天的中国,更是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贡献者、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维护者。我们强调“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从来不是飘在空中的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牵头设立“亚投行”,倡议共建“一带一路”……面对中国的胸怀和底气,有人给出了“中国锚”的形容,这与某些执意逆历史大势而动的“矛盾制造者”形成鲜明对照。

历经40年开放发展,体量巨大的中国经济,早已不是小池塘,而是一片大海。大海有风平浪静,也有风狂雨骤,但风再疾雨再大也掀不翻大海。在这条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之路上,中国并不孤单,进口博览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本届进博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斯洛伐克的科技公司带来全球首款“会飞的汽车”,德国企业带来“可拾取一根针”的机械手,非洲兄弟带来“拿在手中不会融化”的巧克力……宾朋会聚,万商云集,大家期待在这场“东方之约”中广结良缘、满载而归,更表达着对一个更开放世界的衷心企盼。

大道为公,而大道至简。在开放中谋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内生需求。犹记经济大萧条尾声时那场芝加哥世博会,观众一天喝光1000桶啤酒、吃掉20万个三明治,消费奇迹如同一道强光穿透阴云,带来信心。我们期待,此次“6+365”的进博会,能够驱散“逆全球化”阴霾,各国携手与共,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懈奋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