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党群建设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建设 >> 理论学习

做人做事做官“十法”

作者:网 发布日期:2018-11-26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做人做事做官,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方法好比过河的桥和船,让你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以下“十法”,便是做人做事做官成败、得失与好坏之“桥”与“船”。

一是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一般而言,人都喜欢或乐于做锦上添花的事,一来顺水人情、省心省力,相对也容易简单些;二来立竿见影,容易看得见、摸得着。锦上添花的事当然可以做,也应该做,而且终归做比不做好,但是更应该提倡和鼓励多做雪中送炭的事。锦上添花是好上加好,往往欢天喜地;雪中送炭是解难济困,常常静水流深。雪中送炭,积德行善。它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解人之所困、救人之所危,当他人身处紧急时、关键处、转折点和危险地时挺身而出,扶人于未倾之时、救人于未亡之境。现实中,锦上添花常见,雪中送炭难求。锦上添花是“让人好”,而雪中送炭是在“让人好”的同时“自己也好”。如果说锦上添花是一种“捧场”的话,那么雪中送炭则是一种“救场”,它救的是急,下的是及时雨。做人做事既要学会“捧场”,更要懂得“救场”。

二是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帮人帮什么、怎么帮?不少人或满足于给钱给物上,给吃给喝给用固然重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帮法,但这充其量是浅层次的,甚至是表面的,也是一时或暂时的,倘若要从根子上帮人,那就得教思想、教理念,就得传经验、传方法,就得扶志、扶智。人们常说,观念是开关,思路是出路。帮助人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找到一条更适合自身成长发展的思路、措施和办法,比什么都重要。给钱给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的东西,而教思想、教理念,传经验、传方法,扶志、扶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上的东西。前者是消费性的,后者是内化于心,可持续性的。授人以鱼让人一时受惠,授人以渔让人一生受益。

三是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凡事首先得知道它“是什么”,也就是“知其然”,这是一般人能做到和必须做到的,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或做得不够,那么这个人必定是浑浑噩噩、迷迷糊糊的“庸人”,是个心中无数、脑中无事的“懒汉”。然而,有的人虽然“知其然”,但往往浅尝辄止,常常只知道个“大概”“也许”“可能”,知道一点便容易满足。应该说,这都是不够的,也不会有大的进步和发展。大凡成功者或高人一筹的人,必定会去表存里、去伪存真,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别看一般,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劲,不仅知道事物“是什么”,更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分析研究和找到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内在规律,这就是“知其所以然”。“知其然”容易,“知其所以然”不易;“知其然”可贵,“知其所以然”更可贵。“知其所以然”需要更大的勇气、胆识和精神,需要更多的眼力、毅力和韧劲。一个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人,方可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和想得更深,会脱颖而出、高人一筹。

四是逆水行舟与急流勇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在顺风顺水中划行,相对比较轻松自如,难度和压力也不是很大,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总会碰到各种漩涡、暗礁和逆流。逆水行舟就是知难而上,好比滚石上山,这是一种愈挫愈奋的精神斗志和意志品质,倘若不能“逆风”前行,无异于对命运的屈服和妥协,无异于对自己的放弃和抛弃。如果说逆水行舟需要一种勇气和毅力的话,那么急流勇退则需要一份清醒和自觉、一份淡定和从容、一份理性和明智。急流勇退有时就是见好就收,人得学会见好就收,心不要太大,见好就收折射出知足的心态,透视出知止的胸怀。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起有落、有高有低,人不可能一直或永远在巅峰上行走,或因为老了,那就得服老;或因为后生可畏,那就得让位;或因为力不从心,那就得示弱而不逞强,这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抗拒的规律。急流勇退是一种清醒而积极的顺势而为。

五是从实践中来与到实践中去。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凡是一切务实管用且富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政策措施,都来源于实践,火热的实践才是正宗的“出产地”,其他都是冒牌。而这么简单的道理,有时在一些人那里偏偏是明知装睡,假装不懂。有的人习惯于拍脑袋作决策,凭经验想当然;有的人热衷于宅在机关大楼,躲在深宅大院想对策、出主意;还有的人满足于问计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找思路、寻办法。实践中来的东西,才针对实际、符合实际和切合实际,才真正地接地气、冒热气和有烟火气。反过来,一切思想理论、政策措施对不对头和对不对路,自己或几个人说了不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让实践来评判、来定夺。实践既是发源地和“出生地”,也是试金石和磨刀石。

六是对标对表与主观能动。对标是为了看齐,把标兵当镜子看差距、当教材去学习、当标杆去对照、当榜样去追赶;对表是为了“准时准点”,以便步调一致、同行同向、同频共振,对照“北京时间”,校准时差,慢的或错的都调到位。对标对表的目的全在于明确方位、提升站位、找准定位,得经常自觉主动地去对标对表,让自己有方向感和精准度,既不会迷失,更不会走丢。然而,对标对表不是要束缚手脚。任何时候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干成事的决定性因素。主观能动性就是积极主动而且自觉地去“想事”“找活”,不满足于“要我干的”,要想方设法去追求“我要干的”。认识上去了,行动就上来了。主观能动性来自于强大的内在动力,源自于高度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发挥出来了。

七是善始善终与善作善成。“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源自《史记·乐毅列传》,说的是做人做事既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有好的结尾;既要善于做事,也要善于把事情做好。善始善终就是要有头有尾。然而,现实中有的人习惯于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开头或开始时一股子劲,口号震天响、措施响叮当,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可是干着干着就“停摆”了,走着走着就“歇菜”了,经不起时间和困难的磨炼;也有的人虽然有头有尾,但只求平平过,只图“过得去”“交得差”,把“做了”当成“做好了”,开头不出彩,结尾不出色。真正有作为者,不但要善始善终,还得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既善于做事,更善于把事情做成做好,不但知道炮弹发了,还要知道往哪发了,这既是对一个人能力的考验,又是对一个人作风的检验。做事是一般性的标准,做成事是更高的要求,善始善终是基本的,善作善成是根本的。

八是“一步三计”与“三步一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得有计划有计谋,有方案有对策。说到计谋,人们习惯把周瑜的“一步三计”与诸葛亮的“三步一计”作比较,于是得出“三步一计”高于“一步三计”之说。其实,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各具特点。“一步三计”思路开阔,考虑问题更加细致而周全,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时对一个问题或事物,“多想一点”和“想多一点”终归是有好处的,决策前“想法多”可以比较和选择,可以调整和修正,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腾挪”空间。当然,它所要克服的是有时“计”太多,容易被干扰,不知用哪一个才好。而“三步一计”精准度更高,确定性更强。现实中,有的人往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缺乏长远眼光,也没有全局思维、系统思维,结果只能囿于眼前,亦步亦趋,而“三步一计”看得更远、更深,需要更高的站位,能够登高望远。“一步三计”让我们谋划工作更周全,“三步一计”让我们思考问题更长远。

九是“盆景”与“风景”。推进工作典型很重要,“盆景”就是典型。打造“盆景”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和作用,它不但让荒芜的园地里有一簇或几簇亮点,更重要的是能起到示范引领和标杆推动的作用,发挥以点带面效应。“盆景”要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要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还要有传播力和可复制性,这样的“盆景”才不会昙花一现、过眼烟云。“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要想办法让“盆景”做大,更多地开花结果,星星之火燎原开来,这是我们推动工作应当有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好方法。

十是逢山开路与绣花功夫。干事业得有一股子不畏艰难、不惧险阻的闯劲,这股闯劲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胆略。现实中,有的人“车到山前”便退缩;有的人“人到黄河”心便死,或被吓死,或被愁死,看不到出路,想不出办法。其实,任何危机都很有可能是“危”中有“机”,到“绝路”往往会逢生,置“死地”常常而后生,只要心不死,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说逢山开路是闯劲,那么绣花功夫就是韧劲。我们的事业在需要逢山开路这种愚公式的大刀阔斧、开疆拓土无畏精神的同时,也还需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从一定意义上看,当下更多缺的是耐心细致的绣花功夫。逢山开路与绣花功夫一刚一柔、一武一文,不乏刚柔相济,不妨文武兼备。两者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态;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作风。

方法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路径,也是一种方式。方法里面充满了辩证法,最忌简单、片面和机械,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上这“十条”,既有思想方法,又有工作方法,还有学习方法和领导方法,可以运用于具体的工作、学习、生活和领导活动中去,让做人做事做官更到点到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