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质量杂志

2017.2卷首语

作者:紫 叶 发布日期:2017-02-28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叶 / 文

 

鸡年春节,我们再次感受600万以上国人境外爆购,享受高质量商品与服务的狂热。与此同时,我们开始担忧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尤其是他即将对中国抡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棒。

破解其道的,其实还是质量。让瞄准国外质量溢价的消费者,转回到国内来消费;让习惯在国内消费的人们稳住阵脚,安心在国内消费,这是最为直接的应对之策,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质量的“性价比”。

上月召开的全国质检大会,提出了“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靶向瞄准妇幼用品、学生用具等12类重点产品质量和旅游、电子商务等10领域的服务质量”,就是一个很明确的指向。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质量提升行动必须瞄准实体经济,瞄准拉动内需,瞄准高质量供给,瞄准老百姓日常消费品。具体来讲,提高产品质量,要围绕《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重点产业产品,围绕输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非、输中东、输东亚南亚等出口商品,围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事实上,不单单是消费品,在特大型国际城市中,消费者享受的质量溢价,很大程度体现在城市提供的便利化服务上。比如快捷的交通,上海如今有了突飞猛进的15条线、617公里运营里程的地铁,有了“互联网+”的各种出行模式,包括滴滴为首的网约出租车,摩拜、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还有春节期间推出的简称“BRT”的快速公交--中运量公交71路。但是,市民的感受如何?“我们需要服务差、价格贵的网约车吗”成为主要诉求,与此前有口皆碑的申城出租车服务质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见,无论是传统的出行方式,还是互联网时代的出行模式,关键还在质量。消费者体验不好,再多的投资和包装,再美的创新与颠覆,也枉然。当然,市民的素质很重要,好质量要有好素质来维护。

传统并非一概不好,创新难说全都可行。抓住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让有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得到应有的溢价,才是正道。

农历鸡年,既有所谓的危机(鸡)重重,也有机(鸡)遇无限。与其关注别人出牌,不如自己先捏住一把质量好牌。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很大,中国还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包括开门七件事在内,我们的消费者最期盼的,就是家门口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有比这更好的机遇和好牌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