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卷首语
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使得“工匠精神”成为社会流行热词。一时之间,“工匠精神”成了当前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根源与解决之道,诸如产品质量不高、创新动力不足、供给结构单一、行政效率低下等都可以挂个工匠精神缺失的“罪名”。铺天盖地的舆论报导中,“工匠精神”存在泛指化和标签化之虞。其中,把培养工匠作为弘扬工匠精神的主要甚至唯一内容是我们尤其要警惕的。
看看各地出台的有关的文件,大多都把工匠的评选与培养作为发扬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如:评选某某地区或某某行业工匠大师。评选的对象和标准往往不明确,有时很难区分工匠和劳模,许多企业把之前评出的劳模拿来再评一次工匠。还有的由于荣誉和奖励过度集中,反而造成工匠和原来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再如:成立工匠工作室,但工匠工作室的职责任务又不清晰,挂挂牌子的居多。许多工匠没有管理经验,工作室难以正常运作。又如:恢复师徒制,给工匠带上十几、几十个徒弟,明明有些工位上满打满算只需要四五个人,但既然有了工匠师傅了,怎么也要配上十几个徒弟方显声势。还有: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技工。有些地方的职业技术学校由于办学质量差,本已招不到学生,行将关闭,今天有了培养工匠之名,这下又被重新打了“鸡血”,焕发了“青春”。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事实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匠精神的表述非常明确和全面: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笔者认为,“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是方针目标,“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是内涵实质,“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是方法路径,“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是最终结果。上述表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应以偏概全,只要“工匠”,不要“精神”。
工匠精神的回归和发展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与教育培训、舆论宣传、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关联。如果不深入了解这些关联并针对性地综合施策,仅仅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培养工匠,最后免不了“大呼隆,一阵风”,背离了初衷。
通知公告
更多
- 【上海】2024年上海市用户满意等级评价结果公示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首批“上海质量工匠创新工作室”启动建设的公告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用户满意服务明星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现场管理创新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经验的通知
- 【上海】2024年卓越管理创新成果评价结果公示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上海市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的通知
- 【上海】关于提名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推进工作的通知
- 【上海】关于发布2024年《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现场管理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实施试点评价决定的通知
会员活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