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质量杂志

2023.8卷首语

作者:泰 安 发布日期:2023-08-20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自1978年我国首次开展“质量月”活动以来,即将过去45个年头。45年来,中国的质量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质量发展水平来看,我国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3%以上的较高水平,重大装备整机质量、可靠性水平和国产化程度大幅提高;服务质量监测覆盖全国31个省份120个城市,生活性服务业满意度提高到78.01分,公共服务满意度提高到79.85分,加快向“满意”区间迈进。

从质量基础设施来看,我国已颁布185项国家计量基准和6.3万余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国际互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位居全球第二;我国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211项,国际标准化综合贡献率跃居世界前三;认证证书及获证组织数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此外,全国建成1300多个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平台,为80多万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万多个,节约成本超过25亿元。

从质量治理能力来看,独具特色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大质量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以26部法律法规、142部部门规章为主干的质量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质量工作实现了从“立柱架梁”到“积厚成势”的历史性转变。

每年“质量月”期间,全国有近70万家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活动,参与者近1亿人次,是我国影响最大、覆盖最广的群众性管理活动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无出其右,对于全社会质量意识、质量素养的提高具有显著推进作用。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提出,“以全国‘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处于快速演进之中,但质量的基本属性和底层逻辑始终不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人民生活品质”。

期待在这样的变与不变之中,“质量月”活动能够不断守正创新、永葆勃勃生机,为全面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赋予更加强劲的质量动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