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质量杂志

“中国制造2025”的质量发展展望(2015年第12期)

作者: 发布日期:2015-12-30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张 纲 /

 

编者按:《中国制造2025》,万众瞩目。在第21届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暨第10届上海国际质量研讨会上,国务院参事、IAQ院士张纲以《“中国制造2025”的质量发展展望》为题,发表了演讲。他指出,中国制造总体大而不强,主要差距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优,资源利用不佳。中国制造必须走又大又强的发展道路,《中国制造2025》就是这样一个战略,一个行动纲领。目标是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促进中国制造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本篇根据会议演讲速记整理。

 

今年325日,中国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我就以《中国制造2025》为主线,向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中国制造业状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3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达89万亿多元人民币,约合14.44万亿美元。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增长率和制造业增加值增加率的变化情况从这个图(见图1)也一目了然,平均增速接近20%。近些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即使如此,制造业增加值仍在10%左右,是非常不容易的。

 

                            

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达世界第一,但总体大而不强。20131月起,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质检总局开展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提出了从产业实力、产业潜力两个维度构建的“制造强国评价模型”。这个评价模型由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构成。4项一级指标是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见图2)。其中质量效益指标权重最大,大约占36.2%

 

                            

 

根据评价模型,我们分析了世界上9个国家的制造业的状况,它们是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巴西和中国。分析的时间跨度近200年,从1820年至2012年,所有数据来源于国际相关组织公布的信息。从“规模发展指数趋势图”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自1980年以后开始快速增长。从“制造业质量效益指数趋势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制造业质量效益尽管呈上升趋势,但仍在低位,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质量效益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从制造业结构优化指数趋势图可以看到,中国仍然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从制造业持续发展指数趋势图可以看到,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同样处于较低水平。

从上述测算出的4项一级指标,通过加权分析,计算出9个国家的“制造业综合指数趋势图”可以看到,美国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发展基础、领先的创新水平和对新兴产业的重视,在各国比较中以155.87遥遥领先。日本和德国分别以121.31110.70紧随其后,而中国仅有80.15,表现出明显的差距(见图3)。

                            

 

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优、资源利用不佳。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巨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发展的支柱。中国制造必须走又大又强的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制造2025》产生的国情背景。

 

二、《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内容

《中国制造2025》不是概念,而是战略;不是具体规划,而是行动纲领。它的目标就是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促进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三个10年”的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是实施制造强国的“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也就是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由现在的80.15上升到100以上,进入制造强国行列。中国制造业到2020年和2025年的主要指标仍由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质量效益指标占有较重份量。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战略方针,这就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其中“创新驱动”“质量为先”放在了突出位置。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质量从来没有像今天,我们国家和全民予以这么高度的重视。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5项工程,这就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其中,“工业强基工程”中,列入产业质量技术基础的全部内涵,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比如说标准在《中国制造2025》中,前后一共有三处较大篇幅地提到。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9项重点任务,这就是“提高创新能力、推进两化融合、强化工业基础、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行绿色制造、推动重点领域突破、推进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水”。其中,“强化工业基础”“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充分体现了质量为先的理念。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制造业发展的10大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这10大重点领域既有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又有优势产业的拓展,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

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是制造业强大的主要标志,没有高水平的质量,不可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中国要实现制造强国的既定目标,提高质量是主攻方向。“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和《中国制造2025》将质量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还特别提出了国务院尽快制定“制造业质量升级指导意见”的建议。

 

三、中国制造的质量发展展望

《中国制造2025》源于“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的支撑,这项研究是国家重大咨询项目,历时两年多时间。而“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又单设了“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的课题,共有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专家参与了此项课题的研究,其中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是这个课题的主要参与单位和支撑单位,包括最后综合报告的形成就来源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

下面分两个方面介绍中国制造的质量发展展望,也就是制造业质量发展目标和提升制造质量的战略对策。

首先是质量发展目标。到2025年,产品质量达标率明显提升,质量?感型产业规模占比逐年扩大,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不断增加。中国制造业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3个一级指标为质量安?、质量发展、质量基础。

我们提出了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主要质量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是在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创新推进、质量投入的增加、质量环境的改善以及质量基础设施增强等因素进行预测分析的结果。其中,中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将从目前的83.14上升到2025年的90以上。制造业产品合格率将从目前的93.94%提高到2025年的9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企业认证覆盖率从目前的25%提高到2025年的40%以上。消费者投诉中质量问题占比将从目前的42.9%下降到2025年的30%以下。中国制造业拥有世界知名品牌的数量将从2012年的6个增加到2025年的15个。

提升中国制造质量的战略对策一共有6个方面,包括:“创新质量技术与管理 ”“强化产业质量技术基础”“提升质量素质”“完善质量治理机制”“加强知名品牌建设”“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第一项“创新质量技术与管理”,充分考虑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制造业变革的影响,研究提出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背景下,推进质量技术与管理创新的管理方向。包括提升产品设计质量、研发并采纳先进质量保证技术、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质量服务等。

第二项为“强化产业质量技术基础”。在这方面目前中国政府已决定将“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今后五年将投资25亿元人民币,要做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质量技术基础。

第三项是“整体提升中国制造业质量素质”。包括促进企业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质量教育学科体系、深入开展质量领域的科学研究等。

第四项是“完善质量治理机制”。发挥市场在质量提升中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更加充分的市场机制;同时,创新政府管理,完善质量促进政策、质量监督机制,以及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

第五项是“加强知名品牌建设”。深化品牌创建理论研究、优化品牌创建环境、完善品牌建设制度体系等。目前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的国家标准已经诞生了3年,据此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的国际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

第六项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包括可靠性提升工程、重点消费品质量保障工程、精益制造推广示范工程、大数据质量监测平台建设工程、制造服务化推进工程。目前,国家正在开展“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的二期研究,其中纳入了“质量提升工程的路径研究”。

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质量没有国界。中国秉持开放的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愿意分享制造业质量发展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推动世界质量的创新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