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登录 | 注册 |
您的位置: 首页 >> 上海质量杂志

“以质为命、至优至精,崇尚仁德诚信”(2016年第7期)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9-05
缩小 放大
分享到: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同仁堂”)始创于1669年,1992年组建集团,是国有独资公司,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医药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制药、零售和医疗服务三大业务板块,总部位于北京市,现有员工2.7万人。同仁堂承担了863973、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级课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包括14项国家级秘密技术、133项专利,中医药文化、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传统中药材炮制加工技艺三项传统文化和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是我国医药行业首个国家驰名商标,品牌影响广泛,海内外零售终端达1923家,医疗网点达321家,累计咨询和诊疗的患者超过3000万人次。2014年主营业务合并收入134亿元,利润18.7亿元。同仁堂连续三届全国文明单位,2015年获得首届北京市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奖。

 

获奖概览

同仁堂作为一个具有346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企业,在传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等传统质量文化的同时,融合双赢、系统化等现代管理思想,将传统经验、技艺和现代管理、技术进行有效地融合,形成了“以质为命、至优至精,崇尚仁德诚信”的同仁堂管理模式,使其成为公司所有管理制度、运营体系的出发点。该模式以“德、诚、信”为核心理念,坚持“两个必不敢”的质量古训,严守“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信条,坚持传统的“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始终追求“以质为命、至优至精”的质量境界,并通过实施GMP等规范,构建现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了药品安全和医疗优质服务,独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对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行业诚信水平、推动行业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在各行业推广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质量管理经验

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筑牢全员质量理念。同仁堂高度重视质量工作,针对中医药行业特点,成立文化传承中心,整理归纳中华文化精髓,把“仁德诚信”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将同仁堂历代古训内化为企业质量信仰,并固化为10多项职工岗位守则,达到了传统与现代质量理念的高度统一。始终牢记“两个必不敢”古训,恪守选料上乘、工艺求精、严格标准、诚信为本,确保了产品品质和药品疗效。通过延续敬匾、拜师、开市、宣誓等传统仪式,以及创作影视作品等,弘扬和传播企业质量文化,引导全员敬畏生命、追求质量。通过师傅带徒弟、技师工作室、中医大师工作室等多种形式,弘扬仁德、诚信价值观,促进了质量文化的代代传承。

融入科技管理,打造质量保障链条。同仁堂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在传承传统技艺技法的同时,融合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对药材种植、原料筛选、生产加工、检验把关、售后追踪实行全链条控制。

(1)在源头把关环节,对药材种植、原料筛选、生产加工、检验把关、售后追踪全链条控制药品质量。建立了12个自有中药材种植基地,针对药材植物多样性特点,通过质量审计筛选稳定了几十家有资质的原料供应商,采取专家经验鉴别和仪器检测相结合的“双保险形式”,在传统的人工挑拣原料、前处理炮制工艺、手工操作生产等环节,融合创新了“经验+科学”的原料检验双重把关模式,确保原料质量。

(2)在生产控制环节,坚持工艺技术改造与创新相结合,自主研制标准化生产线。针对中药生产特点,在传统炮制工艺、制剂、包装等关键工序融入现代生产技术,规范了生产流程。自主开发应用蘸蜡、装盒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中药材前处理洗、切、烘一体现代化生产线等中药生产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通过实施GAPGMPGSP等现代质量控制体系,改善传统工艺,规避安全风险,提高了各环节质量保障能力。

(3)在产品检验环节,加大检验设备投入,建立药品追溯体系,实现原料、产品、流通全过程可控。采用质谱仪、色谱仪等先进科技检测仪器,在感官经验判断的基础上,强化对产品理化指标以及农药残留等有害成分的检验,确保了药品出厂质量。

(4)在售后服务环节,实施电子监管码,建立药品追溯体系,以零售终端和医疗网点为载体,宣传中医药文化,形成了“名店、名药、名医”的服务模式。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原料、产品、流通全过程监控,实现了防伪与溯源的双重功能。制定零售店、医院工作守则,加大了对连锁店、医疗机构等服务终端的规范管理。

(5)立足行业整体发展,自主研制相关标准。率先在中医药行业实行药物警戒制度?收集分析各类用药效果信息,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推动药品、医疗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

包容协调发展,确保企业运营质量。同仁堂秉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使命,结合现代经营理念,将仁德诚信、科学严谨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延伸至服务、经营、资产质量管理领域,以善待社会、善待员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四个“善待”为价值理念,关注员工成长和权益保障,制定职工职业发展规划,增强企业凝聚力;关注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利益,稳定合作关系,努力提高质量经济效益,确保资产安全增值,实现互利双赢;关注消费者和客户感受,坚持提供优良产品和优质服务,体现仁德、济世价值,赢得赞誉和口碑,实现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经营质量、资产质量的协同、全面、可持续发展。

 

点评:中国工匠精神带来产品力

 

叔 平 /

 

“同仁堂”成为第二届中国质量奖获得者,真的一点不奇怪。因为这个中华老字号,“讲质量”已经讲了300多年。而且,这条文脉没有断过!

在颁奖典礼上,大家听到了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中强调的:“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事实上,“同仁堂”就是中国“工匠精神”的最好代表之一。

创立于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在1723年(清雍正元年)成为钦定的皇家御药供奉药房。供奉御药,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安全和疗效。其要求之高,以性命担保!这才是真正的“以质量为生命”,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以质量为生命”的血脉,流淌在“同仁堂”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不散不灭,历久弥新。其“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传统中药材炮制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在300多年后的今天,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是最好的明证。

“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同仁堂第二代传人乐凤鸣编撰的《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的序言,成了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和精神信条。

遵守“百年一诺”,同仁堂对所用药材,一直有着“取其地,采其时”的独特原则,讲究的就是“地道”二字:人参用东北吉林的,蜂蜜用河北兴隆的,白芍用浙江东阳的,大黄用青海西宁的,山药须是河南的光山药,枸杞则必用宁夏所产。加工炮制,吸收了《雷公炮炙十七法》长处和明代陈嘉谟提出的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三类方法,并自创新法:如鹿茸去毛用“酥炙”,既助药力又去除传统“火燎”伤茸的弊处;黄连,必须一根根地去掉须根;远志,必须人工去除有副作用的芯;紫雪丹,沿用传统的“金锅银铲”以保药力;保持好品味,坚持用“80目萝过筛”到如今。并且,“处方规定的16头人参,就决不能用32头人参取代。”

其实,细微之处“省了、减了”,未必人知。但人不知,天知。“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同仁堂自有“天条”。久而久之,自律发乎内心;日积月累,美德了然于心。

诚然,很多中华老字号,都有着古老的质量文化。然而,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者,并不多见。今天的同仁堂,传承了“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堂训,铸就了“以质为命、至优至精,崇尚仁德诚信”的精神,形成了“传统技艺+现代技术”双把关的产品、服务、经营、资产“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架构了现代制药业、零售药业、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集1500余种产品、28个生产基地、84条现代化生产线、2174家药店、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一体,并正在向“以中医中药发展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目标发起冲锋!

究其原因,“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缺一不可。其中,“人和”占了极为重要的分量。

“老板给伙计买媳妇”,“不让一个员工下岗”,“金字塔人才工程”,这些都是同仁堂“善待员工”的典型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与时俱进将传统药丸制成携带方便的片剂”,“当其他国企醉心于承包制而拆分整体,同仁堂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兼并整合”,“遭遇资金困境其他企业向银行求救,同仁堂则选择上市”,“当三百多年老店与国际化制药巨头相遇,同仁堂用的是创新得来的14项国家级秘密技术、147项专利、自主开发的现代化生产线等与之正面抗衡”,些则是同仁堂决策者志存高远、心力睿智的典型事例。

可见,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工匠们(技工和生产工人)的责任,也是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和工艺师们的责任,更是公司高管和企业家的责任。企业家必须率先垂范,与员工一起树立信仰,一起敬天爱人,一起尊道贵德,经营好涵养工匠精神所依赖的水土。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同仁堂“以质量为生命”的血脉,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千金一诺,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境界,是“美德+专业+敬业+创新”的完美结合。

无疑,这大大扩张了同仁堂的“品牌力”——“产品力、分销力和传播力”这“三力”,尤其是“产品力”。同仁堂的产品力,有极致的一例:话说当年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火车脱轨事故,身负重伤,陷入重度昏迷,并已对所有抗生素产生耐药,转而用中医救治,包括服用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后,刘海若最终苏醒,身体康复。

有什么比“救命药”的产品力更具说服力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