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火神山!| “中国速度”背后的他们
火神山医院昼夜不停建设,堪称“宇宙最拼工地”
————
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时间就是生命!
这里是全中国目光最聚焦的地方。在5千万“云监工”的热切“监督”下,一组印有联影LOGO的集装箱从大卡车上被吊装进了“火神山”。1月30日,这短短几分钟的直播画面看似寻常,却创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记录:第一次医院尚未封顶,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就已进驻。
1月30日下午6点,联影CT在“火神山”卸货,扫描间墙刚砌到一人高
集装箱里装载的正是由联影支援并火速从上海发来的三台高端CT。为了驰援这项十万火急的战“疫”工程,联影紧急成立了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物流、服务、培训的“特别项目组”,加码人力物力,并按照2月1日交付的 “死命令”倒推时间, “挤干海绵里的最后一滴水”——应对这批设备,平日里需8-10天的生产用时,仅用时4天;过去耗时2天的运输,压缩至16小时。
在最后的36小时内,联影工程师还必须完成3台CT的安装调试。这在平时,一台CT的装机就需要4天。为了争分夺秒完成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来自新疆、东北等全国各地的联影工程师集结成平均年龄仅27岁的“火神山勇士队”,以六人一组实行三班倒“接力”装机。在草草吃了两口盒饭后,第一批工程师便率先进入“战场”, “工作一旦开始,完成前不会再停下。”工程师组长说。
初具雏形的设备间,粉尘铺天盖脸,轰隆隆的机械声不绝于耳,仅40平米的狭小空间容纳着水电、防护等各类施工人员近30人。在异常复杂的条件下,联影工程师必须随机应变,在与时间赛跑的同时,充分协调各方资源——天色变暗,工地上被网友戏称为“光武大帝”的大灯照不到屋内,工程师火速从联影武汉分公司调来两盏灯充当临时照明;供电延后,无法如期装备CT线缆,工程师蹲守在设备旁连夜守护,一刻不曾移开视线,确保CT万无一失……
“能快一秒就是一秒!”工程师组长语气疲惫却坚定地说。在持续鏖战36小时后,距离交付仅剩下最后的调试工作。看着一夜之间,CT就位、设备间面貌一新,工程师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时间就是生命!把每一个交付当做军令状执行。在疫情“风暴核心”,联影人始终在积极行动——湖北销售团队“三过家门而不入”,连续十几天没有回家,直接驻守医院通宵协调;服务工程师从全国各地集结,志愿组成“联影勇士军团”,深入湖北数十个装机现场;U+团队协助搭建UIH CLOUD远程诊断平台,缓解定点医院筛查、诊断压力;临床培训团队奔赴前线培训,帮助医生快速上手使用,降低传染风险……目前,联影仍有近百人团队在湖北第一线奋战。
————
无数平凡人牺牲小我,共度时艰。
赶在新春倒计时还剩不到一分钟,小李拨通了妻子的号码。电话那头:爆竹喧嚣,还没说话就能感受到节日的热闹,彼时全国仍有部分省市未拉响疫情一级响应的最终警报;电话这头:静得只听得见机械齿轮的传动,此刻联影生产人员已经进入极为紧张的加急生产状态。
联影生产团队连夜奋战,全力生产
随着疫情迅猛而至,全国CT、DR等影像设备全面“告急”,眼看工厂接到大批生产任务,今年刚“荣升”父亲的年轻工人小李,决心春节坚守工位。在小李所在的“应急生产小队”里,不少同事是临时取消了期盼已久的旅行计划、退掉早早定好的机票、火车票,甚至有人是在回乡途中调头折返。这个除夕夜,只有由泡面、简餐组成的“年夜饭”、家人亲友都不在身边,但“应急生产小队”却干劲满满。在人手极其短缺的条件下,小队启动两班倒24小时轮班生产,以有限的人力,应对骤增的生产需求。“我们也会疲惫、也会累!”小李说:“但大难不等人,当务之急是把设备生产出来尽快运往前线。”
“明年一定回家过年!”跨年时分,小李在电话里对妻子承诺。
疫情当前,无数平凡人牺牲小我,共度时艰。自1月20日以来,联影常州、上海、武汉生产团队实行“两班倒”,已日夜连战近300个小时, 确保供给充足的“炮弹”运往疫情防卫战前线。
————
1月20日,公司发出“勇士征集令”,张工当即报名“应战”。他话虽说得轻松 “我驻点河南,湖北就在家门口”,但路途实际却有500多公里,特殊时期公共交通停摆,只能从老家周口跨省自驾。
凌晨5点,工程师终于抵达目的地。对于这家此前没有CT的医院,张工和林工极速抵达并在第一时间完成装机,犹如雪中送炭,为战“疫”提供了及时的设备保障。在确保CT运转良好后,张工和林工才放心离开,但他们没有选择回家,两位工程师经慎重考虑,决定自行找个酒店隔离起来。收到父亲发来的“乡里封村,不准进”的消息,张工回复道:“不回来了,您老千万注意身体,照顾好妈和自己。”
张工与林工仅用时24小时火速完成CT装机
在这场重大疫情面前, 城市与城市、个体与个体间的距离在拉远,但心的方向却在向着同一处拢聚。服务,虽远必应,关爱,无远弗届。自1月20日起,联影已向全国发出CT、DR等设备100多台,数百位联影人志愿集结前往疫情前线。